您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中心 > 水处理知识 >

中水回用技术-生物滤池介绍

来源:东隆环保科技  日期:2014-06-30


中水回用技术,污水长期喷射在滤料表面,在滤料上逐渐生长生物膜,微生物附着于滤料上并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不断地生长繁殖,污水流经时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而老化的生物膜随水流走。

生物滤池由早期的易堵塞的普通式发展到高负荷生物滤池,为限制进水有机物的浓度而将处理后的污水回流,也使滤料得到冲刷,解决了堵塞问题。
生物滤池的构造

生物滤池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或砖砌筑而成,呈方形或圆形、主要由滤料、池壁、布水设备和排水系统组成。滤床是生物滤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废水通过滤床时污染物被去除,得到净化。在滤料、池壁、池底中,滤料最重要。滤床内的填料多为拳心状的滤料,如卵石、碎石、焦炭等,对滤料的要求是孔隙率高、单位体积滤料的表面积大、材质轻而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取材等。滤料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所能挂的生物膜越多,但易堵塞。各种滤料在使用前都应筛分并保证合格率在95%以上。滤料层(滤床)一般分工作层和承托层,厚度约为1.5~2.0m(工作层厚1.3~1.8m,粒径在30~50mm之间;承托层厚0.2mm,粒径为60~50mm)。池壁起围挡滤料和保护布水的作用,常用砖、混凝土、毛石等筑成。池壁应高出滤料层表面0.5~0.9m,以防风力干扰,保证布水均匀。一般池壁上开有很多孔洞,以改善池内通风条件。上部为配水区,布水设备要在规定的表面负荷下,将废水均匀分配在整个滤池表面上,同时具有间歇工作的能力,使空气在间歇布水中进入滤池,生物膜上的有机物有氧化分解的时间,以恢复生物膜繁荣吸附能力。布水装置包括固定式和可动式两种。前者间断布水,配水的水头要高,配水池也很高,目前应用较少。后者是旋转布水器,常用的驱动装置是水力驱动,在布水横管的一侧水平开设小孔,废水以一定的速率从小孔喷出时,在未开孔的管壁上产生反向水压力,迫使该横管绕竖管反向转动而均匀布水。

由于喷洒面积随水池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孔间距应随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少,以满足布水量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喷水孔易堵,低温时要采用防冻措施,它仅适用于圆形池。池底则包括渗水结构、排水系统、排水口、底部空间、通风口等。排水设备位于滤池下面,其主要作用是收集污水与生物膜,支撑滤料,保证通风。渗水装置的空隙所占面积不少于滤池面积的5%~8%,与池底的距离不小于0.3m。排水渠穿过池壁的地方,应设排水和通风口洞,通风面积应不小于过水断面,通风口必须均匀分布于池壁的两对边或四周,排水口可设池壁的一侧或数侧,东莞市东隆环保科技中水回用先生说如是!

Powered by 宝威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 2011-2014 备案号:粤ICP备120337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