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中心 >

水处理技术-电渗析的应用与展望

来源:东隆环保科技  日期:2014-07-22

随着我们工业发展,水处理工程需求量大增,反渗透技术生机勃勃,发展迅速,向电渗析技术发起了严重的挑战。与反渗透相比,电渗析脱盐率与水的利用率不高,电耗较大,运行不够稳定。我们水处理技术落后发达国家,很多技术还需我们技术人员实践,总结经验,从而得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技术。

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技术的关键,国外离子交换膜性能良好,但主要垄断在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极少数企业中,特别是双极膜的垄断性更强。我国目前主要还是30年前研制成功的聚乙烯异相膜,均相模虽有几家研制成功,但因其成本高,市场小,而未能投入生产和应用,双极膜还处于研究阶段。这样的膜状况使电渗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另外在观念上认为比反渗透技术早10年诞生的电渗析技术已经成熟,改善的余地不大,各国在这方面的再投资小。以上种种原因使电渗析技术发展艰难,以至萎缩。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正离子移向负极,负离子移向正极。即使用中性的多孔膜状材料将正、负极隔离,也不能阻止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但用带电荷的多孔膜状材料隔离正负极,则带正电荷的多孔膜排斥溶液中的正离子,吸引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负离子能顺利通过带正电荷的多孔膜达到正极区。同样正离子能通过带负电荷的多孔膜到达负极区。浸入水中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各有部分阴、阳离子进入水中,使不溶于水的“固体骨架”分别带有正、负电荷。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做成的阴、阳离子交换膜浸入水中即成为带电荷的多孔膜。它在电场作用下能有选择地透过负、正离子。电渗析正式利用了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部分溶液(淡化液)中的离子移到另一部分溶液(浓缩液)中,从而达到淡化或浓缩的目的。实用电渗析器的阴、阳膜用聚乙烯等材质的隔板隔开,隔板具有使溶液能顺利流动的结构,通常称顺序排列的阳膜、浓缩室隔板、阴膜、淡化室隔板为一个膜对。实用电渗析一般由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膜对组成。按照电渗析的基本原理及近几十年的实践可看出它应用于溶液中离子的浓缩、溶液中离子的排除、贵重金属离子富集、油脂脱盐。

Powered by 宝威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 2011-2014 备案号:粤ICP备12033783号-2